标题: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
章节概要
- 长津湖战役背景:介绍长津湖的地理位置,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精锐部队在此进行惨烈对决,当时的严寒气候。
- 志愿军任务与隐蔽:讲述志愿军战士在死鹰岭高地修筑阵地,任务是扼住美军后撤的退路,战士们成功隐蔽,未被敌机发现。
- 阵地上的战士们:描述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阵地,小战士孙阿毛的纸片以及与班长的互动,体现战士们的坚定意志。
- 战斗未打响:美军出现时阵地却一片沉寂,战士们全部冻僵牺牲。
- 纪念与精神传承:七十年过去,我们依然记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他们所体现的精神。
详细内容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七十多年前的那个最寒冷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精锐部队陆战第一师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对决。那年冬天气温低到了零下四十度,大雪积到了一米多深,即使在朝鲜这也是五十年不遇的严寒。
茫茫雪夜中,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军五十九师177团二营六连的战士们正在死鹰岭高地修筑阵地。死鹰岭,顾名思义就是连苍蝇都难以生存的绝地。高地下是一条公路,是被志愿军包围的美军陆战一师撤出长津湖的生死要道,而他们的任务就是紧紧扼住美军后撤的退路,不能让美军逃走一人。
“有敌军,隐蔽!”一声急促的命令,所有的战士都就地趴下,他们身上反穿的棉衣在茫茫雪地中完全和大地融为了一体,高高飞在天上的敌机完全没有发现下面的这支小小的部队,很快就飞过去了。
全连进入了阵地,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战士们静静地趴在雪地里。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所有人。年轻的小战士孙阿毛趴在战壕里掏出一张纸片,静静看着。身边班长伸出手从他手中抽走纸片,“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借着雪地的光,班长看到上面写着几行字,他轻声念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还没念完纸片已经被孙阿毛抢了回去,班长笑笑:“写得很好。”孙阿毛也不看班长,默默地把纸片尊重地放回怀里。班长说:“生气了?我跟你道歉,我这还有半个土豆,你拿去吧。”孙阿毛连连摇头,班长故意跟他开玩笑说:“土豆加点朝鲜的雪,美味得很,不想吃土豆那你想吃啥呀?”孙阿毛低声说:“班长,您也一天没吃了,我咋能吃你的呢?”
黑夜里,雪越下越大,阵地上安静得仿佛没有一点声音。薄薄的棉衣完全挡不住这彻骨的严寒,可是再怎么冷再怎么痛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活动一下,没有一个人点把火烤烤身子,因为每一个战士都明白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暴露目标,而他们就是阻挡美军撤退的最后一条防线。
漫长的黑夜过去了,美军出现在了伏击的路上。战斗应该要开始了,冲锋号应该被吹响了,扳机应该被扣动,枪声应该坚定地响起了,手榴弹应该像雨点一样从我们的身体飞向美军了。可是我们的阵地,一片沉寂,没有一个战士打响了子弹,没有一个战士扔出了手榴弹,没有听到那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冲锋号,没有一个战士站起来跃出战壕向敌人冲锋。他们静静地趴在雪中,身体覆盖着冰雪,眼睛盯着山下,手中紧紧握着步枪枪口对着敌人的方向。
“连长,班长,孙阿毛你们怎么了?”
他们全部都冻僵了,冻死了,牺牲了,化作了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
“连长,你为什么还不下冲锋的命令?班长,敌人上来了你快睁开眼睛啊!孙阿毛你的手还紧紧地握着手榴弹为什么还不扔出去?”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们为什么还保持着冲锋准备的姿势?因为信仰,因为对祖国与和平的热爱,即使牺牲也要化身成钉坚守阵地,即使倒下也要化身为灵守卫战场。
七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孙阿毛写下的那首小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总结
本文围绕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展开,讲述了战役的背景、战士们的任务与艰苦的作战环境,通过小战士孙阿毛的故事展现了战士们坚定的意志,最后描述战士们因严寒冻僵牺牲的壮烈场景,强调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与和平的热爱以及他们伟大的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