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小站》课文的课堂讲解
章节概要:
- 回顾与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爸爸的计划》,引出本节课对《小站》的学习,探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时不同文章的写法差异。
- 小站之“小”的分析:让学生找出反映小站小的句子,从不同方面分析小站规模小。
- 小站工作人员的描写:分析小站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环境,如喷泉、杏花等,体现他们的工作态度。
- 文章中心思想探讨:点明文章表达的是对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精神的赞美。
- 以小见大的选材回顾:回顾其他体现以小见大选材的文章,如《在柏林》和《一件小事》。
- 习作总结与启示:总结从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并对即将到来的习作任务提出期望。
详细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知道了习作时可以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事例,做到有详有略。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看一看同样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小站与《爸爸的计划》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具体反映小站小的句子,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请听同学们的交流。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这里慢车只停两三分钟,快车转瞬间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这是因为车很快开过去了,从侧面说明小站的小。我来补充,课文写道,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月台上几根漆成淡蓝色的木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这里再次强调了小站规模小。同学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到了小站真小。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再读这篇课文,想一想文章仅仅在写小站的小吗?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还写到,这里有一座小小的喷水池,山上有一棵尺把高的小树,这喷泉点缀着小站,月台两头的杏花正开得娇艳,引来蜜蜂边歌边舞,这些都是小站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这里有喷泉,有花香,小站的环境真美。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和设计的,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令人敬佩。课文中表现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字还有哪些呢?请大家按下暂停键,认真思考。月台左边的红榜上标明了241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说明工作人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红榜让旅客感到安心。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多么精心的设计,旅客可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和新闻。出站口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说明小站对卫生环境的重视。你真会分析。
大家看看文章最后两段,写了喷泉、杏花,说,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杏花与季节有关系,可以反映春意,表现温暖,但喷泉怎么能表现春天,给人带来温暖呢?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和设计的,在这里候车,我们会感到很舒服,很温暖。所以作者说,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你很会思考,现在你知道这篇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了吗?这篇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赞美他们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你概括得很准确。
《小站》这篇文章,作者首先写了小站规模小,然后具体描写了作者在小站见到的情景,再具体描写了月台中间的喷水池、两头的杏树,让人感受到小站虽小,但环境优美,充满生机。表达了对小站的工作人员的赞美之情。在最后两段,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感受,特别是“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将作者的情感和盘托出,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巴尔扎克曾说,艺术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思想。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却小中见大,小题材反映大问题,表达了对社会中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的赞美。
回想我们看过的文章,你还记得哪篇文章的选材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我看过微型小说《在柏林》,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反映了战争这个沉重的话题,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你很会迁移。
下面我再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这可是以小见大妙选材的典范。本文通过记叙一件小事,歌颂了人力车夫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表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建议大家课后把这篇文章找来读读。
本次习作,我们要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可以用这个汉字命题,也可以另拟一个题目。以“暖”字为例,“暖”正是小站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但作者却用了“小站”这个更适合的题目,你们也可以借鉴。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从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的方法。《爸爸的计划》告诉我们,可以选择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特别是记叙类,注意选材的详略。《小站》让我们知道了,确定了中心意思后,在选用材料时,可以尝试从不同方面来表达,注意层次,或由物及人,或以小见大。两篇习作例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相信你们现在可以自信满满地完成接下来的习作任务了。期待你们的佳作,同学们再见。

